3月, 2021 | 留学生essay代写网

留学生如何高效地完成课本学习?

        如何才能高效地学习课本?如何才能充分地记忆、消化课本上的内容?如何用课本上的内容解题?康奈尔大学学习方法研究中心给出了三种课本学习法,本文留学生essay代写网小编整理汇总分享给大家。


  SQ3R学习法
        SQ3R是一种由心理学家Francis P.Robinson最早提出的系统学习课本的方法,也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课本学习法,通过5步让学生对知识点完全吸收。
        “SQ3R”来自以下五个英语词语的字首,即:综览(Survey)、发问(Question)、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
        综览(Survey):在详读文章之前,先花1-2分钟浏览一遍文章:留意文章内的标题及结构,特别关注文章的总结段落。可以注意浏览文章的引言,但不要阅读文章的内容,试试能否从所得的资料略知文章的主题。目标为掌握文章主题的3个至6个要点。
        从技巧上讲,在浏览略读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大小标题、黑体字或其他重要标示,能帮助同学们更快地抓住文章的重点。
        提问(Question):在综览结束之后,就正式开始我们的阅读过程了。把大标题换成问句的形式,这样就能让同学们对于课本的阅读变成有具体目的的,让阅读更有兴趣,并因此能加速筛选信息、增强理解。能让你一下就关注到有效的信息,并且判断有哪些信息是已知的。
        也可以使自己的自行解答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校正和补充,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主动的、批评性的、时时注意的过程。
        这个步骤不仅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
        阅读(Read):阅读的时间不设限,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阅读速度而定,但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技巧,专心注意于找出自己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读每一句话。同学们需要逐一章节细阅,而不是一次过细阅整个篇章。
        阅读这一阶段必须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阅读,并积极调动各种感官,努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对于专有名词要搞清楚其准确意义,可作圈点、勾画重点或提示性批评,对章首、章末的关键性文字和重点段落尤应注意,并作笔记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背诵(Recite):在阅读完找到答案后,同学们需要花时间背诵自己找到的答案。但为了能真正地将知识运用起来,所以背诵的内容需要是用同学们自己的话总结出来的。如果在背诵的过程中有困难,不要看一句、合上书、背一句,可以重复上面的步骤,重新完整地阅读并总结答案。
        背诵不仅是为了记住知识,也是对学习和记忆效果的自我检查。这种主动的、及时的回忆,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发现尚未掌握好的难点并重点突破,同时,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
        复习(Review):最后就是复习的阶段,一般在背诵后一、二天内进行,隔一段时间再重复一次,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能温故而知新,从中获得新的体会。而且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更关注知识之间的关系,按“点”提炼,找到大标题和下属的小标题,而不是只把目光放在具体的词句上。
  P2R学习法
        跟SQ3R类似,P2R也是一种有效的课本学习法。相比于SQ3R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模式,P2R让阅读和复习的周期更短,更适用于难度较高的教材阅读。
        预读(Preview):从介绍开始阅读,如果没有介绍,那就读一下前一两段。然后翻阅书本阅读标题,浏览一下表格、图像、图解和照片。最后,读最后一到两段总结段。这一步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材料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阅读(Reading):以十页为一个单位进行阅读,同时做一些笔记和标注重点。当然,每次读多少页因书,也因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和阅读计划而定。
        复习(Review):每读十页就回头复习一下,你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方法:
        1)用你自己的话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
        2)写下3~4个总结性的语句;
        3)合上书,复述每个标题下的主要信息;
        4)每读完一章,自问自答;
        5)找几个相关的考试题做一下。
  S-RUN学习法
        同样地,S-RUN也是类似的课本阅读法,不过它更关注读与写相结合,让大家按步骤在读书的过程当中适当地标化重点,记下笔记,给复习提供帮助。
        综览(Survey):首先,预览章节。读一下标题和介绍,以及章节标题、表格图解和图像。
        阅读(Reading):把文章分成几块阅读。
        划重点(Underline):标注出能够解释每一小节标题的内容。
        记笔记(Notetaking):完成前面几步之后,整理笔记,总结重点。
        综上所述,无论是什么课本学习法都在强调预览、带着问题去读、关注文章结构、精读回答自己问题、标重点、复习等等步骤,也就是让同学们能总结、发展出一套最适合自己学习节奏的方法,让大家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留学期间的任何学习难题欢迎咨询留学生essay代写网,我们竭诚为海外中国留学生提供学术辅助指导服务,包括Essay代写,Assignment代写,paper代写,report代写,proposal代写等各类留学生论文代写服务,欢迎扫描右侧二维码联系网站客服。

留学作业中文献综述的特征分析

        文献综述是留学作业中的核心创作内容,在整个论文中占比非常的高,只有了解了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功能,才能够更好的提高论文创作水平。今天小编将主要为大家讲解一下文献综述的特征分析,一起来看看。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

        写好一篇毕业论文需要了解写作课题研究的基础情况,并需要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文献综述泛指通过系统地调查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比对、整理、加工然后撰写出综合性叙述和评价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最新科研成果和事物的发展趋势,也需要指出该课题需要改进和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成功案例或科研成果进行比较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选题的意义,还可以为此组织材料和形成观点奠定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的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有几种,按照顺序加工可分为

        1.一次文献,一次文献包括文献著作本身或是学生自己做的调查研究;

        2.二次文献,所谓二次文献指是的在第一次的加工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加工;

        3.三次文献,三次文献是选取二次文献中有实质性作用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需要和目的经过深度加工而成的。三次文献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因为包含了分析、比对、鉴别、评价,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三、文献综述的三条明显特征

        1.具有综合性。因是针对某个时期的同一课题的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故需要大家尽可能的把当初的同一课题的研究成果资料搜集出来并认真的揣摩、加工、整理和分析。

        2.具有描述性。虽然文献综述是对于各种时期的课题或各种流派的观点所作的介绍,但我们在写作时也务必尽可能的让这些观点接近原文想要表达的立场,这就需要自身对于此原文进行客观的描述。

        3.具有评价性。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报告进行非常简单的罗列,需要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并结合所见所闻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所处的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留学作业中文献综述的特征分析了,希望对各位留学生的写作起到帮助!如果你需要留学论文代写也可以联系我们,留学生essay代写网将为你提供100%原创的优质代写服务,戳右侧二维码即可咨询。

掌握这两点,即可提升Essay代写能力

        留学生对于学术Essay写作有很多想法,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实践,下面小编给同学们分享一些Essay代写技巧,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哦!

  当个会思考的读者

        有时候,坐下来阅读纯粹只为了享受。所读的书,像是冒险小说等,通常是我们用以逃避现实的工具,而我们的理性逻辑思维并不会特别深究我们正在阅读的题材。但是当我们为了写报告而钻研书籍以及其他素材时,未经思索的阅读是不被允许的。当一名学者搜集资料时,他必须完全置身于阅读或是其他相关素材之中,以摘取枝微末节,像是有价值的上下文内容以及一些来源不明的典故。

        「完全置身其中」意指明白作者的论点或者报告纲领。这当然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明白正在阅读的内容,那么研究一开始就出问题了。假设我们能够理解作者写作的脉络,就能与作者一同置身作品之中。具批判性的思考写作有可能挑战作者的主张,也可能质疑作者假设的论点。一个学者不能当一个只进不出的海绵,把每一个字或想法都吸收进去。相反地,他应该要当一个反思性读者(reflective reader),能积极地评断所获得的想法。

        阅读时准备一支笔或是铅笔以供书写,能有助于反思性的阅读。看起来不确定正确或错误的句子都可画线注记,看似怪诞模糊的结论也可在页面上加以注释。遇到带有情绪性字眼的片语,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都应当先画线,待稍后回头检查。这就是一个会思考的读者面对研究素材的态度。这么做会建立更稳健的论点基础,更了解作者,甚至透过这样的启发,进而让自己撰写出全新领域的学术Essay。

  当个会思考的作者

        学会做一个积极阅读的反思性读者(reflective reader)后,学术写作的下个步骤即是丰富Essay内容,成为积极并具反思性的作家。只要做到这点,在写作的过程中便能从批判的角度来分析主题和Essay。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不断地精炼Essay。作为一名学者,切忌安于现状,最好是不断检讨,并时时放开胸怀捕捉偶发想法、注意相关细节、见微知著,这样一来,就连作家也会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惊讶。

        初次尝试撰写学术性Essay,常犯的错误即是习惯性地维持「心胸开阔」。虽然维持心胸开阔有助于深入探讨Essay主题,并减少逻辑或事实论据上的错误,不过只有纯粹的哲学家才有那样的余裕来仔细琢磨深思。一般人只能总结Essay,特别是学术Essay方面,应尽力作出结论。因此,对主题的探究终须止息。不光是在学术方面的不足,浅薄的学术成就也一样能在絮絮叨叨的探究下展现出来。

        为了避免无法作出结论的尴尬,身为作者应当系统化其研究方式,避免在有写作灵感后废时思量,继续埋头苦干。相反地,作者应当花时间记下重点看法,并于闲暇之时回顾,然后才检讨这些想法:是否值得在Essay中发展讨论呢?能替Essay内容加分吗?如果不行,就应当放弃。如果有发展的可能,花时间探讨。只要维持警醒的洞察力,必能改变Essay内容。